close

  一名志願者高舉手機,手機鏡頭對準聖火,手指輕輕划過屏幕,熊熊燃燒12天的南京青奧會聖火在世人矚目中漸漸熄滅。
  從開幕式的“巴赫自拍”到混合團體等賽制創新再到閉幕式的智能手機熄滅聖火,南京青奧會處處充滿了創新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“特別成功、特別精彩”,是一屆“創新的奧運會”。
  創新不僅貫穿賽事本身,更體現在青奧的宣傳報道中。
  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牽頭髮起的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在青奧期間跨區域合作、全媒體矩陣出擊,成功實現了資源利用最大化、媒介手段多樣化、傳播效應最優化,多維度、全方位展現了青奧的精彩與亮點。
  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大型新聞行動,得到了新聞界同行和學界的廣泛認同。專家認為,這是一次跨區域合作、全媒體融合的成功範例,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。
  跨區域平臺:
  滲透力前所未有
  8月26日16:00。南京,燕山路。8×100米混合接力鳴槍開跑。6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田徑選手,不分國籍、不分項目、不分性別,手手相傳,棒棒相接,充分體現了青奧會重在參與、快樂分享的特點。
  跑道邊,一群身穿黃色T恤的七大聯盟全媒體記者的忙碌身影同樣吸引眼球。負責攝影報道的,一邊拍攝一邊利用無線傳輸技術,實時將圖片傳回後方編輯部;負責文字直播的,正在QQ群里實時直播比賽進展;負責微博推送的,正通過手機登陸“青奧會七大聯盟新聞報道平臺”,及時發佈現場最新消息。
  編輯部同樣忙碌。聯盟旗下的新聞網站實時更新專題,從報道平臺下載前方記者傳來的最新報道,既有文字、圖片,也有音頻、視頻。比賽次日,聯盟旗下的紙媒則各選角度,綜合新媒體發佈的各種信息,推出深度報道,多層次解讀青奧的創新亮點。北美地區最大華文日報《世界日報》、美國《僑報》、《歐洲時報》、臺灣《旺報》等則以專版等形式對這一創新賽事進行了集中報道。 跨區域共享、跨媒體聯動、跨國界傳播,使得青奧會8×100米混合接力的報道插上翅膀,有聲有色。而這,只是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媒體融合實踐中的一個鏡頭。
  新華日報社社長、黨委書記、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周躍敏介紹說:“辦好南京青奧會,不僅是體育界的大事、南京的大事、江蘇的大事,更是國家的大事。作為第二屆青奧會東道主所在地的主流媒體,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在南京青奧會組委會的大力支持下,在江蘇省委宣傳部的關心指導下,策劃發起了‘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’大型新聞行動,目的就是要努力讓青奧會的宣傳和青奧會的精彩程度同步。”
  “七大媒體聯盟”包括全國省級以上黨報聯盟、全國晚報聯盟、全國早報都市報聯盟、全球華文媒體聯盟、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聯盟、全國手機報聯盟和全國主流微媒體聯盟,涵蓋了各種傳播形態的217家媒體。七大聯盟在重要節點、重大採訪行動中基本做到了統一Logo、統一著裝、統一指揮、統一平臺,有組織有策劃地開展青奧報道。
  據不完全統計,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新聞行動啟動以來,黨報聯盟發稿1500餘條、晚報聯盟發稿1400餘條、早報都市報聯盟發稿1700餘條、重點新聞網站聯盟發佈專題40個,首頁聯盟專區轉發聯盟稿件600餘條,手機報聯盟發佈信息600餘條,主流微媒體聯盟推送微博微信1350餘條,華文媒體聯盟發稿300餘條。
 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謝國明稱贊:“‘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’集合了內容,聯合了渠道,聚合了資源,整合了效果。200多家聯盟媒體同時以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多形式對青奧會進行報道,覆蓋力前所未有,一些關鍵節點、重要報道,還在報紙、網絡、微博微信上形成了三次甚至四次傳播,滲透力前所未有,是一次創新的報道實踐。”
  互聯網思維:
  互助分享中多贏
  青奧開幕式,520名功夫小子聯手上演“築夢之塔”。42米的高空,小伙子們上下翻飛、騰空飛躍,難度之大,震撼全場,堪稱開幕式最大亮點。
  揭秘“築夢之塔”,專訪功夫小子,成了諸多媒體的第一訴求。正當其他媒體為如何找人而苦惱之時,七大媒體聯盟卻早已成竹在胸。
  原來,這500多名功夫小子都來自河南塔溝武校。河南日報追蹤這條線索已有多時,該報特派記者除了為聯盟報道平臺供稿外,還積極地為兄弟單位聯繫採訪,確保第一時間拿到最新鮮的報道素材。
  互助分享,大家都是贏家。共享平臺的設立讓聯盟各家單位感覺到了事半功倍。早報都市報聯盟原有成員26家,其他都市報在得知有這個聯盟後,主動要求加入。有都市報老總說,七大聯盟新聞報道平臺成為“小新華社”。聯盟單位特派記者也積極地向平臺供稿。
  《河北日報》體育部主任梁韶輝採訪過三屆奧運會、三屆世界杯,但對他來說,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還真是個新鮮事物。在和記者交流時,他對“七大聯盟新聞報道平臺”贊不絕口,“這個共享平臺非常好,完全契合了互聯網互助分享的理念。我們每一家聯盟單位都積極為這個平臺供稿,各家的不同視角、獨特策劃讓報道可以博採眾長,事半功倍。”
  “大家都是贏家。”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評價說,這是傳統媒體在新媒體融合的大趨勢下,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媒體融合的有益嘗試。移動互聯網精神的精髓包括“自由、平等、開放”,以及在信息交互中融進彼此的服務。從這個角度看,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確實做得很成功。
  多贏還體現在賽事之外“影響力”的傳播效應。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、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小華認為:“聯盟最大的作用已經不是我們傳統新聞生產中組織報道的概念了,而是驅動聯盟每一個成員積極進行報道。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不僅擔當報道主體,更在媒體聯盟的行動中發揮引導作用、驅動作用,引導和驅動其它媒體參與進來。更好更廣地宣傳了青奧會的理念,也提升了南京、江蘇、中國的形象。”
  全媒體矩陣傳播:
  創新中實現融合
  青奧會開幕前,很多媒體都向組委會提出申請,希望能專訪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。
  以往,這樣的專訪機會只能是新華社等中央媒體的“專利”,地方媒體一般很難取得專訪機會。但七大媒體聯盟的成立,改變了這一現狀。涵蓋217家媒體的“七大聯盟”提出採訪要求後,巴赫愉快地接受了聯盟代表的集體專訪。由於聯盟單位之間提前作了協調溝通,精選了提問內容,現場得到了巴赫的積極回應,相關報道第一時間從新媒體擴散,從傳統媒體深度延伸,在海內外引起極大關註。
  從青奧倒計時100天開始,抓住倒計時30天、開幕和閉幕等關鍵節點集體採訪重量級新聞人物。聯盟旗下217家地方媒體抱團獲得集團優勢,放大了媒體的話語權、採訪權、傳播權。
  《羊城晚報》總編輯劉海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,“七大媒體聯盟發揮集團作戰優勢,為報紙在媒體多元化和受眾碎片化之下實現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矩陣式合力傳播,達到報紙、網絡、微博微信群和移動客戶端的全媒體融合,開拓了一條值得深入探索、可持續發展的新路。”
  “一屆成功、圓滿、精彩的青奧會離不開媒體充滿激情的生動演繹。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匠心獨具策劃組織的‘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’大型新聞活動的成功,表明新華報業在從區域傳播向跨區域傳播的躍升上、在建設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傳媒集團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。”《新聞戰線》總編輯萬仕同如是評價。
  “這兩年,包括人民日報、新華報業等在內的傳統媒體,都在緊鑼密鼓地探索著自己的媒體融合之路,也取得了一些成績。”謝國明深有感觸,“‘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’是一次從聯合到融合的探索和創新。聯合其形,融合其實,以‘中央廚房’的方式,解決內容的集供分用問題,實現‘一魚多吃’,各媒體各取所需、各展所長。這樣的融合探索很有意義,很值得業內解剖與思考。”
  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長王燕文對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予以高度評價,“有效整合了媒體資源,擴大了青奧會的影響力,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工作創新”。
  2014是媒體融合年。“七大媒體聯盟看青奧”實踐,不僅在創新中助推青奧的報道與賽事同樣精彩,更在傳統媒體融合突圍中,找尋到新的途徑和自信。
  本報記者 沈崢嶸 孫慶 董晨  (原標題:在創新融合中放大青奧精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lnnied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